1月7日,浙江省教育厅宣传教育与统战处、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研究分会公布第七届浙江省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大赛获奖名单,在与全省本、专科院校同台竞赛中,我校辅导员斩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取得学校参赛以来最好成绩。

本次活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浙江省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切实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具体体现,旨在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新征程路上的新担当、新作为。
经前期认真组织、广泛发动、细致打磨,最终我校3个案例从全省491个作品中脱颖而出。其中自动化学院林卡老师的《“自杀三阶段理论”模型在一则自杀事件干预中的应用》获辅导员个人案例一等奖,增材制造学院陆思一老师的《强“信念之基”、破“错位之困”、提“精技 之能”—学业困难帮扶案例》获辅导员个人案例三等奖,数字商贸学院唐寰瑶老师的《边缘与中心 桥梁与壁垒—直面地域与性别双重挑战下的新生班级治理之道》获得辅导员工作案例三等奖。
《“自杀三阶段理论”模型在一则自杀事件干预中的应用》(辅导员个人案例一等奖)
作品简介:本案例讲述了辅导员如何应用“自杀三阶段理论”模型成功干预一则自杀事件。辅导员巧妙利用意念发展阶段、联结性发展阶段、从意念到行动阶段进行“倒叙”干预,通过切断行动、织密联结网络和转变意念发展三大阶段的策略实施,历时三年帮助小M恢复心理健康,重新融入社会并顺利毕业就业。案例强调了早期识别预警信号、高危人群甄别、频繁心理交流以及迅速消除高危因素的重要性,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宝贵经验。

作者简介:林卡,女,2019年进入学校工作,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自动化学院辅导员,智控电子学生党支部书记,长期从事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校园危机事件应对等工作。先后获得浙江省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专项赛高职就业组三等奖、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浙江省高校辅导员案例大赛三等奖等个人省级及以上荣誉7项,校级荣誉20余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12项。作为一名90后,她以“言传身教,立德树人”为己任,坚持思想引领、创新思维、拓展载体,立志做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引路人。
作者寄语:用爱诠释,守望心灵,做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坚定信念,立德树人,做思政教育的践行者。
《强“信念之基”、破“错位之困”、提“精技之能”—学业困难帮扶案例》(辅导员个人案例三等奖)
作品简介:面对学业困难的学生,辅导员以“强‘信念之基’、破‘错位之困’、提‘精技之能’”为主线,对接福格行为模型的动机、能力和触发机制三个维度,立足新时代职业教育特色,赋能高职院校育人模式。

作者简介:陆思一,增材制造学院辅导员,分管学院评奖评优、社团管理、学风建设、二课堂活动、就业及毕业生相关工作。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扎根学生工作一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思想引领、学业指导和综合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深受师生好评。
作者寄语:学思并举,知行合一。
《边缘与中心桥梁与壁垒—直面地域与性别双重挑战下的新生班级治理之道》(辅导员工作案例三等奖)
作品简介:本案例聚焦以班级为单元格的高校基层治理问题,面对大一新生班级由于生源地域差异与性别失衡导致班级事务管理难以为继的现状。辅导员变被动为主动,借鉴勒温的“三阶段论”,实施“解冻-变革-再冻结”策略,成功打破壁垒,进一步强化了班级融合的稳定性与持久力。最终形成班级运行有序,班委满意度高,凝聚力显著增强的新面貌。此案例强调高校班级治理需直面挑战,勇于创新,注重动态平衡与静态稳定,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班级良性运行为目标。

作者简介:唐寰瑶,数字商贸学院辅导员。以责任之心,强化制度建设;以创新之举,激发全员参与;以爱心之力,温暖每位学生。曾获校级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辅导员、“2020/2021/2022学年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多项,并在多个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作者寄语:我思故我在。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注重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通过辅导员工作室、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心理专项培训等系列建设活动,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优秀比赛成绩的取得,充分彰显学校辅导员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职业素养和整体水平,切实反映了学校思政育人工作成效。
学校将以大赛为契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强化辅导员聚焦主责主业,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知识融通、技术精湛、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