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提出的“共建非洲命运共同体”框架下重要项目及倡议,日前,校长贺星岳一行应非洲技术与应用型大学与学院协会邀请,随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代表团出访科特迪瓦、加纳、肯尼亚等非洲国家,参加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改革经验、成果交流系列活动。贺星岳在第二届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大会暨2023年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年会作主旨发言。

代表团与参加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大会非方代表合影(第二排左七为校长贺星岳)
在科特迪瓦期间,代表团受邀访问科特迪瓦技术教育、职业培训与学习部,与科特迪瓦共和国技术教育、职业培训与学习部部长恩盖桑座谈。双方围绕未来非洲计划、鲁班工坊等重要议题交换意见,探讨共同推进两国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的人才培养、师资能力建设、证书与标准共建等方面的合作计划。代表团还访问了科特迪瓦国立理工学院和科特迪瓦科迪技术学校,深入了解不同层次院校的发展规划及国际合作需求,为下一阶段中科双方开展职业教育全面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贺星岳以“非洲的未来——师资能力建设”为主题作主旨发言
访问期间,第二届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大会暨2023年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年会在加纳共和国首都阿克拉市召开,共有11个非洲国家的代表参会。大会回顾了中非职业教育联合会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成就。会上,贺星岳以“非洲的未来——师资能力建设”为主题作主旨发言。
贺星岳向中非两国代表介绍了学校在2022年、2023年举办的两届中非职业院校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培训的背景、实施方案以及取得的社会效益,分享了学校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面的良好实践。
贺星岳表示,师资培训项目以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中提出的“九项工程”为合作背景,围绕中非职教合作与人才培养主题,紧扣非洲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聚焦能力建设,旨在推进中非职教交流,为非洲打造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技术技能人才,助力非洲提升工业化水平,为促进当地就业与民生做出更多贡献。两年来,学校明确各项培训需求,科学设计课程内容,不断整合各地优质师资力量,采用形式多样的培训手段进行通识类与专业类主题课程教学,充分实现宏观教育政策、中观教学方法、微观专业建设的职业教育培训的全覆盖。
该培训项目将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职业教育方案通过多种形式推广到非洲10余个国家,共有900余名学员获益。同时,中非师资培训在学校“双高”建设框架下,继创建浙江丝路学院(泰国)、精工博艺(缅甸)模式、智能制造(南非)中心等三种“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新模式之后,联合中航国际共同在非洲大地建设完成的“一带一路”重要项目,成为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辐射海外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有力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又一重要贡献,对加强联系沟通、促进国际合作、推动非洲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卓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贺星岳代表学校与加纳理工大学校长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在肯尼亚,代表团一行访问了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肯尼亚鲁班工坊及肯尼亚职业技术学院,并参加了中非职业教育资源对接会及非洲职业技能挑战赛颁奖典礼。会上,贺星岳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并与非洲各参会代表进行项目交流洽谈,非方代表纷纷表示希望未来与学校在留学生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及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合作。
通过此次访问,学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就得到充分展示,扩大了在非洲职业教育领域国际化办学的影响力,为下一阶段中非双方开展职业教育全面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道路,通过拓展国际教育,携手中资企业“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打响国际化职业教育“浙江机电”品牌。学校作为未来非洲项目工作组秘书处单位,已顺利组织开展了2022年和2023年“非洲职业院校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取得良好效果和反馈。同时,招收培养非洲来华学历留学生,并于今年6月成功举办“未来非洲计划青年营”杭州站活动等。这都大大推进了学校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迈上新台阶。